文章

智慧城市——結集科技與房地產的結晶

香港須從速規劃,保持國際競爭力

2018年 01月 16日

至2050年前,全球將有70%人口在城市聚居。隨著城市化持續發展,部分城市的房屋需求將上升至30% 的高水平。為滿足房地產供應需求,城市須發展結合新建及翻新改造的房屋樓宇。

這正意味現正有巨大的發展機會擺在眼前,地產業可參與推動香港等國際城市轉型,以迎合日益數碼化的未來。

創新科技正是規劃智慧城市的關鍵促成要素。要達致成功,便需要得到智能市民的廣泛支持 。

當資訊科技與房地產的軌跡彼此相遇,城市的創科發展便邁向新高峰。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物聯網、虛擬實境及區塊鏈(blockchain)將共同改變我們投資及發展地產的方式,以及促進業主和租戶的雙方效益。

目前,香港正積極思量如何迎接世界經濟論壇所言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問題是,香港準備好迎接這些新轉變了嗎?

「其他城市已急速向前發展,香港須從速推動創新科技發展。」​

- 仲量聯行全球研究項目主管Rosemary Feenan

香港是其中一個最早實踐「智慧城市」概念的城市,「數碼21」正是香港政府當年公佈創建的資訊科技策略。然而,香港現時卻已被亞太區競爭對手新加坡拋離。

仲量聯行全球研究項目主管Rosemary Feenan表示︰「其他城市已急速向前發展,香港須從速推動創新科技發展。」她指香港已在數個創新生態指數上跌出全球十大城市的排名。

香港智慧城市藍圖的發展計劃要素包括出行、生活、環境、市民、政府和經濟等方面,其願景目標旨在「讓市民的生活更愉快、健康、聰明及富庶。」​​

科技發展風險固然存在,但嶄新科技也能大大改善市民生活。香港地產業已採用智能科技監察建築效能,保持並提高運作效率,以及促進樓宇維修工作。數據分析能改善監察過程,減省能源及用水等資源消耗,促進社會可持續增長 。

放眼香港以外地區,麻省理工學院正開創 「社會物理學」的研究先河,透過讀取大廈用戶智能手機和穿戴式裝置的數據,可以計算用戶身處大廈時的心情。

創新科技甚至能有助解決香港住屋供應不足的問題。現時紐約建造了一幢樓高30層、堪稱全球數一數二最大型的模組化建築(modular buildings)。同樣,此技術可應用於提高香港興建可負擔住宅的速度。3D打印技術是另一項帶來變革的技術。2016年4月,杜拜國家領袖宣佈,在 2030年前,杜拜計劃將有四分之一的新建成樓宇 以3D打印技術興建。

為使香港更適宜居住,香港正發展智能交通燈系統,收取數據及改善交通管理。其他智能方案包括:拓闊市內可用的電子支付方式;以九龍東為試點,探索發展智慧城市的可行性;以及建立3D互動視覺平台,讓城市規劃師及建築師能更有效運用城市數據,規劃城市。

要達致成功的空間規劃,關鍵在於推動政府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並將數據開放予公眾使用 。

對於政府將成立智慧城市督導委員會,Feenan認為:「成立委員會將有助促進不同功能機構間的合作。」其20億港元(2.56億美元)的創科創投基金也將促進科技界增長,推動地產科技(proptech)發展。

然而,香港傳統以來偏重貿易及金融發展,現時亦應著力處理科技人才問題,確保有足夠人才,推動科技發展。

​Spacious千居創辦人Asif Ghafoor表示:「香港軟件工程師人才匱乏,但父母輩總是軟硬兼施,鼓勵子女修讀金融科目。香港過高的生活成本也令年輕一代難以創業。」

最後,Feenan以五個詞語總結香港須改變哪些方面才能轉型成智慧城市(S.M.A.R.T. city):

「可擴展」(Scalability):香港廣泛實施智能政策;

「留心思考」(Mindfulness):思考本土古跡及文化的價值;

「可實行性」(Achievable):發展可實現的智慧城市策略;

「靈活彈性」(Resilience):服務或貨品應有足夠靈活性

「人才」(Talent):培養足夠人才,成就智慧城市。

瞭解更多?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