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港地區總部5年內首度回升
有利支持寫字樓租賃市場
部分外資企業於疫情期間遷出香港,導致駐港的地區總部於2020年起連年下跌,至2024年終見回升,上升5.5%至1,410家,為過去5年來首度錄得升幅。本地辦公室及地區辦公室的數目其實均見上升,但地區總部的數目增加對香港經濟及寫字樓租賃市場是最好的消息。
原因是一般而言,地區總部所租用的寫字樓空間普遍較大,亦會有較多外籍員工,對外商務旅遊也較頻繁,對香港經濟及寫字樓和住宅租賃幫助較大。
以在港開設辧公室的非本地企業計算,去年以內地企業的數目升幅最顯著,較2023年上升20%,此屬意料之內,畢竟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有利內地企業拓展香港及外地市場。
其次為台灣,按年上升13%,英國及瑞士俱按年上升12%,德國及美國企業的數目也分別上升10%及9%,能吸引此類經濟發展成熟的地方來港拓展市場,實屬好事。
地區總部增加對香港寫字樓租賃需求的實際影響暫未顯現,但數字止跌回升,對香港疲弱的寫字樓租賃市場帶來利好消息,能證明香港對跨國企業仍具重要性,希望可於下半年帶動租賃需求回升。
政府未有公布新來港公司的行業分佈,不過,現時寫字樓租賃市場仍然以內地及海外的基金、保險及資產管理等金融機構為主,相信新來港公司不少來自金融行業,此類公司較鍾情中環等傳統核心商業區。在政府大力推動科技業下,也不乏科技公司,不過,此類企業將集中政府所發展的物業如科學園或日後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及新田科技城,相信對傳統寫字樓租賃市場帶動作用不大。
截至去年底,整體甲級寫字樓空置率為13.2%,因為新供應仍需時間消化,空置率將難免會繼續上升。但發展商近年已減少興建寫字樓,2028年新供應將減少至僅43萬平方呎,待新供應逐漸被消化後,無論租金走勢及空置率均會獲顯著改善。
同時,值得注意是來自教育機構的新增需求。近一個月,市場已接連錄得兩宗大型的教育機構購入辦公室的成交,亦有大學購入商場基座。隨著政府大力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相信教育機構對寫字樓需求會持續增加,有助舒緩空置率上升的壓力。
此文章由仲量聯行研究部資深董事鍾楚如撰寫,於2025年1月28日刊登在《經濟日報》。